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在 路 上

请接受我,蹉跎中的年华…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参评优质课  

2010-03-21 14:55:33|  分类: 作业专栏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和呈平一起参加市优质课,昨天抽课题,共七个课题待抽。抽前和呈平说话,他最怕抽中醉翁亭记,我最怕抽中社戏,可怕什么来什么,我俩双双中了头彩,他偏偏抽中醉翁亭,我偏偏抽中社戏。可知运气是个捉狭鬼,最爱捉弄人,你这边跳脚,他那边偷笑。

我一边抱怨运气不好,一边暗自思量,这课怎么弄才好?

回去之后,给武老师打电话,给呈平打电话,商量对策,他俩一边为我发愁,一边替我想办法。

社戏全文超长,13页,我朗读一遍,语速较快,耗时22分钟。如果边读边看注解,思考问题,提出疑难,30分钟也不能保证读完。

看来,别无选择,我只能让学生快速默读,来实现整体感知了。

一、营建课堂和谐气氛

不管走到哪里,我都会受到学生的喜爱,因为我无论走到哪里,都把礼送到哪里。人家都说我是一个彬彬有礼的老师。今天,来到成武也不例外,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份礼物,敬请笑纳。第一份礼物是一句话:古西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:我是最优秀的;第二份礼物也是一句话,这一句是袁老师说的:善思好问、言行无畏是一种美德!

下面,我将给大家提供一个小小的机会来实践这两句格言:哪一位同学上来板书本课的题目及作者?

(还是我的一贯做法,认为好处有三:1.简洁易行,功用万能,几乎适用于一切公开课的开场白 2.亲切,可有效拉近师生距离,营造轻松气氛 3.富于启发性,暗示学生要善于思考,勇于提问,大胆表达,以此可为课堂造势。)这一环节设计用时3分钟,用于课前。

二、整体感知:

1.速读课文(设计用时18分钟。)

接下来,我们要面对一个更大的挑战,今天,我们要用一节课的时间学习这篇初中阶段最长的课文。我试着匀速朗读了一遍,用时22分钟。可是,今天,我要求大家用18分钟读完课文,而且要做到以下两点:

(1)在有疑难处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,在有感悟处打上一个大大的感叹号,同时标划出关键词句。

(文本太长,时间太短,必须在速读中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,此举可能为第三个环节做好铺垫。)

(2)本文写了三次看戏的故事,根据课文完成填空: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(地方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做什么事),感到很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 (心情)告诉孩子们,这个空最好边读边填,填得越多越好。18分钟后再见。

(这是整体感知的直接体现,也是安呈平以前最常用的办法,可以称之为“安氏线段”,我认为它是一个利器,它可以把无论多长的文章,简化为一个句子,最适用于初读课文时的整体感知。)

(以上两个要求,一定要让学生听明白,边读边思边写下要点。18分钟,对学生而言,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。如果18分钟学生没有读完,没有完成填空,我需把我金子般宝贵的光阴,再奉献给他们一段。在这整个过程内,我需忍受煎熬,一言不发。) 

 

2.展示,完成填空。(设计用时7分钟)

 (学生展示,教师做好追问,引导,引向人 事 景 情,力图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把握主体脉络。)

 

三.分组、合作探究(设计用时18分钟)

1.忽悠学生提问的积极性,学生提问题(3分钟)(动脑、动手) 

2.小组内交流,推出最有价值问题(1分钟) (动口、合作、交流、探究)

3.  学生互问互答。(在这个过程中,老师要做好引导,把读品与问答穿插结合好,并保证对所有问题的分析不离主题)

4。老师提出问题:北京戏园子里看戏与赵庄看戏有什么不同?(如果该问题已由学生提出并解决,此环节省略)

(刘相梅老师在抽课题之前传达了一个语文课堂教学理念,共十四个字:人本,文本,个性,高效;动口,动手,动脑。

这个环节是整堂课的重心所在,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渠道,所以,整个过程尽最大可能贯彻刘老师提出的十四字方针,把读、思、问、说、写有机结全,努力推行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,整个过程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,密切结合文本,严重关注学生 。也许时间太短,只能尽力而为。)

四。小结 (设计用时2分钟)

 君自故乡来,应知故乡事,来日绮窗前,寒梅著花末?诗人王维把对故乡的思念,化作了绮窗前一朵美丽的梅花。而在鲁迅的笔下,在看社戏的途中,有一只悠悠的横笛,吹呀吹呀,把人一下子,从现实的丑恶荒凉,送回到梦中的天堂。多么美好,让我们永在纯真的年少,不会变老!

 

注:所有设定时间,都不算数,在课堂上,以人为本,才是根本。

 

附,预设问题:

1.从文中看来,社戏好不好看?

2.为什么作者又在文章结尾说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,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。豆好在哪里?戏又好在哪里呢?

3.北京戏园子里看戏与赵庄看戏有什么不同?

环境:晦暗,狭小,拥挤,嘈杂;人:丑恶,冷漠,隔阂,世态炎凉; 感觉:沉闷 不耐烦 令人窒息;生活:丑恶,卑琐。

环境:优美,广阔,清新,恬静;人:淳朴,无私,友爱,互助,平等和谐;感觉:美好,令人怀念;生活:美好,清新。

4.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主题的?

对比,使丑的更丑,美的更美,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爱憎,突出了作品的主题。

5.本文的主旨是什么?

对现实中存在的好起来生活,对人与人之产冷漠、隔阂的关系的厌恶和否定;对美好的生活,对人与人之间相爱互助、融洽和谐的关系的追求和向往。

6.本文一共写了三次看戏,只有一次是社戏,为什么要以社戏为题?

7.北京戏园子里看戏可不可以删去?为什么?

 

思路,就这么理下来了,明天可以一试,不知与设想能相差多少。诸位有什么好主意,不妨提示一二,当是拉兄弟一把,很感谢!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50)| 评论(1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